打造“全球一线城市”形象

书写中国城市发展新篇章

——广州城市形象更新进行时

在第130届广交会即将开幕之际,广州发布了新版城市形象宣传片《花开广州,幸福绽放》,以多元广府文化元素展现“老城市新活力”,呈现更加自信、开放的广州形象、中国形象。曾经,像广州这样的中国主要城市,走过四十载改革前沿,沐浴百年革命荣光,积累千年文化底蕴,尽数历代政商繁荣;如今,“老城”们正厚积薄发,从“工业大道”走向“科创之都”,用“环境更新”孵化“形象更新”,居“一方门户”争当“世界一流”,书写城市和国家发展新篇章。

▍广州从1.0到3.0:从“工业大道”走向“科创之都”

时光回溯到上世纪初,一个城市的工业区,就是当地最醒目的地理坐标,各大城市也因有一流工业而引以为傲。如今我国工业化已基本完成,城市中厂房大多被拆除或改造,变成现代化的商品房、文创园、生态园。以广州为例,百年之间,中国城市延续着实业兴邦、追求卓越的城市精神,见证了工业到贸易,再到科创的时代洪流,也不断更新并引领着中国城市的形象。

上个世纪五十年代,新中国第一个五年计划中,在“把广州市建设成为社会主义工业城市”的政策指导下,广州市政府把广州“河南”郊区作为重要的工业基地加以建设。1952年,广州市政府将全国闻名的“南国纸城”广州造纸厂所在大马路命名为“工业大道”,30多家大中型工业企业都在此扎根,集聚成连片的工业园区。在广州,不仅生产出了万宝牌电冰箱、虎头牌电池、五羊自行车等风靡全国的日常用品,还诞生了广州第一条万吨巨轮、中国第一台离心机、世界上第一件钛制潜水服等重磅之作。工业建设寄托着新中国儿女的情怀和希望,工业成就是中国城市形象的1.0时代。

经过数十年追赶,中国打造了坚实的制造业基础。但要实现“共同富裕”,我国还要在国际贸易的洪流中起舞弄潮。广州通过“广交会”的平台,再一次站到了时代风口上。“广交会”创办于1957年,全称是“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周总理亲自定下这一简称。2008年,广交会整体搬迁至琶洲展馆举行。同年,广交会的规模跃居世界第三,现在已经成了中国历史最长、规模最大、成交效果最好的“中国第一展”。琶洲作为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起点,今天更升级为世界级重要会展的汇聚之地——《财富》全球论坛、IFF国际金融论坛、世界航线发展大会、全球市长论坛等不胜枚举。从“工业大道”走到“琶洲潮头”,广州以商贸会展为契机,开发2.0的崭新面貌。

2018年开始,国际贸易摩擦不断,西方国家对我国科技的“卡脖子”日渐频繁,由“工业大国”向“工业强国”转型已是必然。时代的关键节点上,广州计划以琶洲西区为核心、以珠江为纽带,打造总面积约81平方公里的广州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试验区。琶洲和广州形象再次刷新,要用科技锁定广州未来发展的重要机遇。黄埔滩头,微信、阿里、小米、YY、科大讯飞、唯品会、TCL、树根互联等科技巨头赫然屹立。微信12亿用户流量之外,不容忽视还有亚洲最大高铁站、中国第三大机场、第三大地铁网络、第四大港口、全球最多在校大学生……坐落广州的其他世界级基础设施。广州处在南方海、陆、空、网流量核心,正以科技创新为主引擎,引领信息时代的中国城市3.0新风采。

▍“有生命”的城市:用“环境更新”孵化“形象更新”

“苟日新,日日新,有日新”。如果将城市看作一种伴随人类社会发展不断演变的生命体,它必然面临不断的老化和更新。就是在城镇化发展接近成熟期时,也就引来全国各地兴起的“城市更新”运动——通过维护整建拆除、完善公共资源等合理的“新陈代谢”方式,对城市空间资源重新调整配置,使之更好满足人的期望需求、更好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实际。

纵观海外,城市更新往往会经历从大规模的清除贫民窟运动到中心区小规模的再开发,物质环境的更新也牵动社会、经济、人文的变迁,并孵化出新的城市形象。美国学者凯文·林奇(Kevin Lynch)1960年发表《城市印象》(The Image of the City)一书,指出城市形象了超越建筑、外观和功能,承载了重要的价值体系。因此,城市也如同个人形象,存在定位、内容和传播方式的问题,这些也自然是城市治理必须关心的内容。

伴随新中国城镇化建设的不断发展,各级各类城市的形象定位都在持续改变。截至2021年5月,我国居住在城镇的人口已接近总人口的64%,老百姓对城市生活状态的预期也从“讨生活”升级为“好生活”。一线城市中,北上广深的定位已分化为各类“中心城市”,并向环保、文化、社会等领域多元发展,努力让“工业锈带”变“科创秀带”,更开放地融入世界一线城市的竞争和合作。

城市形象的内容,由一套独一无二的文化符号系统组成。这套符号往往是提到城市时首先蹦进脑海的关键词,如具体的标志性景点、抽象名词、主观感受。例如,广州小蛮腰,其识别度之高,全球范围内都颇为罕见。有城市学者认为,虽然建设这个地标花费20余亿元,但其对城市形象的宣传价值却远不止这个数字。广州珠江新城及整个新中轴的颜值世界闻名,更与灯光节活动相得益彰。

城市形象的塑造方式,也从过去地方政府的单向输出,演化成为了人民与城市的多元互动。积极回应群众的合理诉求,成都、杭州、西安等新一线城市在网络媒体上大放光彩。就业方面,杭州政府通过高密度、多媒体、全平台的政策发布和积极互动,在“抢人大战”中拔得头筹;旅游而言,“唐三彩胡人跳起拍灰舞”“人面纹方鼎玩起了电眼”等创意表达,也让西安老城焕然一新。

▍广州城市形象的未来:居“南方门户”,争创“世界一流”

广州素有“南大门”之称,这个称号本质上是由交通枢纽地位来决定。在适应“网红城市”等城市形象的传播新趋势同时,广州也一直坚守基础设施建。过去几年,白云机场T2航站楼正式启用,虽然中间有疫情波动,但空港增速依然有条不紊,而实际的人流将最大化巩固和拓展城市影响力。面向全球的城市竞争,要找到独特的、不可替代的位置,广州坚守着“屹立中国南方的综合性门户枢纽城市”这一千年定位。

广州名片早已递交全球,在新时代的潮头上,更要敢争“世界一流”。事实上,多个国际评级机构已对广州颇为认可。例如,GaWC(全球化与世界级城市研究小组与网络)把广州的评级提升到Alpha级(世界一线城市),福布斯也多次将广州列为中国大陆最佳商业城市。在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发布的《2016年中国城市可持续发展报告:衡量生态投入与人类发展》,广州以人类发展指数0.869排中国城市第一。老广生活和工作机会,在全球已积累大量粉丝。

新城市形象的树立往往是滞后的,而广州并没有刻意迎合时髦。为此,“喜新厌旧”的社交媒体似乎要慢慢将广州遗忘:“花城”广州像是小家碧玉,而活力“足球”又暂时蒙上阴影。但如果深入挖掘,历史上另一座花城佛罗伦萨不仅有风景如画,更曾绽放的文艺复兴的“复兴之花”;足球是世界第一大运动,7个中超冠军、2个亚冠,足以让广州在亚洲足坛扬名立万。

根据北京修远基金会《广州市城市品牌网络传播定位策略报告》,广州已基本具备“六大国际中心”的基础和条件。这六大中心分别是国际先进制造中心、国际创新中心、国际商贸中心、国际航运中心、国际航空中心和国际交往中心。这六大国际中心的综合动能一旦全面发挥,将是全新的广州,也将是全新的广州形象。

回看世界城市历史,产业中心总有转移之日,旅游热点也有过气之时,但“门户枢纽”却未有腾挪之期。广州这个长盛不衰的城市,为祖国坚守着“南方门户”的岗位,也正发挥着世界观察中国的“城市窗口”作用,将全市充满活力的发展成就、高水平的治理效能和底蕴深厚的文化,寓于一个个生动的广州故事、湾区故事和中国故事,用饱满鲜活的广州城市形象,向世界展示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

本文为友情合作推广,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文化纵横”观点立场,供读者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