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为何这样红?
——透视B站“国风热”背后的深层角力
✪ 董筠 | 自由撰稿人
(本文为作者授权原创发布)
▍角力:“国风热”背后的两种声音
当下中国,伴随传统文化复兴而来的“国风热”,无疑是一个引人注目的文化现象。从锦心绣口的诗词大会到衣袂翩翩的汉服盛典、国潮时装,从雪后初霁的故宫之美到堪称惊艳的“唐宫夜宴”、“水下洛神舞”,从乡野牧歌火遍全球的四川姑娘李子柒到作品亮相米兰时装周的B站UP主“雁鸿Aimee”,由国学、国艺、国漫、国乐等汇聚而成的古风回归,某种程度上代表了一种流行的审美趋势。
(如今越来越多年轻人以华服为美,关注它们背后的历史脉络,掀起一股国风潮)
正因为流行,围绕“国风热”的争论也此起彼伏,呈现为两种不同观点的角力:
持正面意见的一方,认为国风之热,背后是令人热血澎湃的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认同感。当代国风,不再是“土味”或“落后”的符号,而是一种传统元素再创新的文化现象,也是一股已经产生国际影响力的文化浪潮,其对于增强文化自信乃至提升国家软实力,有着潜移默化的重要作用。
持负面意见的一方,则犹疑时下各种带着文化政治和商业目的、注重外在形式的传统创新,只是对传统的刻意伪装,而非真正的文化复兴。而在另一些人看来,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尚未完成,中国的时代方向在于继续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而不是回归传统或寻求复古。
这种舆论的分歧并不是新鲜事。国风之辩的背后是传统之辩,而如何对待传统,是现代中国的一个核心问题。古代中国曾位于世界文明的中心地带,虽然经历王朝更迭,人们对传统的理解却保持了连续性;但在近代西方列强入侵中国之后,国人对自身文化的理解被一步步敲碎,以至于惊叹遭遇了“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救亡图存之际,否定传统、效仿西方的激进主义,成为近代历史的主要思潮。如历史学者林毓生所言:“二十世纪中国思想史的最显著特征之一,是对中国传统文化遗产坚决地全盘否定的态度的出现与持续。”然而,传统有着顽强的生命力。在激进主义消退后的当代中国,文化传统依然与日常生活交融在一起,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处于市场冲击和精神困境中的中国人,开始重新寻求各种形式的传统文化,并以自己的方式重新诠释传统。时至今日,如当代新儒家代表学者杜维明所言,决定中国现实社会与经济生活的根本价值的,仍然是在这片土地上几千年来曾经起着决定性作用的文化及价值观。但这并不意味着传统文化之争的终结。相反,进步与守旧、创新与复古、自省与自信之间的张力始终存在,并且构成复兴传统过程中一种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矫正性力量。
(在河南卫视推出舞蹈节目《祈》中,舞者化身洛神,衣袂翩跹,美出天际,深得“翩若惊鸿,婉若游龙”之妙)
▍逻辑:当代传统文化生产的悄然转换
如果说围绕传统文化的思想角力,构成其复兴过程的矫正性力量,那么,近二十年来中国文化生产逻辑从国家化到资本化再到分众化的悄然转换与有机整合,则是“传统为什么这样红”的直接推动力。进入21世纪以来,面对社会精神文化的困境和外部世界的意识形态压力,打造“文化强国”、重建“文化自信”成为中国的国家战略,而传统文化则被视为文化重建的核心资源。在新世纪的文化生产过程中,国家始终扮演着主导者的角色:一方面对内复兴传统文化,将改造后的传统价值要素注入社会主流价值观,确立文化自觉性和正当性;另一方面对外主动发展文化软实力,通过宣扬中国传统特色文化、推广中文教育和国学文化等“去政治化”的柔性方式,来改善国家形象。此后,在文化体制改革所掀起的着文化产业化浪潮中,文化产业资本逐渐崛起。资本力量和媒体力量的深度结合,推动了大众文化市场的空前繁荣,也将消费主义逻辑深深地嵌入社会文化肌体。作为这一历史过程的结果之一,传统文化也经历了形形色色的商业化改造,变成一种文化产品,融入当代中国人的文化消费模式之中。
国家、资本和媒体的合力推动,使得传统文化呈现出复兴之“形”,但其复兴之“实”,则出现在民间力量大规模参与传统文化体验和文化创作、形成全民围观的“国风热”之后。特别是近年来,随着中国进入“视频社会”,以青年为主力的民间力量开始借助B站等视频平台加入国风创作热潮。他们对传统的最初了解可能来自于古装电视剧、小说或是故宫角楼贩卖的文创产品,但却因为片刻的回眸而被“国风”之美所吸引,进而对传统文化留下了亲和的印象。例如设计作品登上米兰时装周的80后UP主“雁鸿Aimee”,其之所以致力于打造原创的国风手工作品,最初原因是觉得《延禧攻略》影视剧的头饰“很美丽”。不同于以往“策略性”的文化输出,他们的创作逻辑更多源于自发性,因而也呈现出有别以往的文化风貌:这些将国风视作生活方式的年轻人,在内生热爱的基础上重拾非遗手艺,用“笨功夫”将几近失传的苏绣、掐丝珐琅、榫卯工艺等从祖辈那里接过来,为了完成一件成品而付出数千小时的努力,几乎是常态。而他们的手工创作也不是对传统手艺的简单模仿,而是融入现代元素的改良创新:比如UP主糖王周毅将街边捏糖人技艺与手工文化相结合,耗费一年时间建模重现《清明上河图》。而国风手工作品爱好者云集的B站,更是与最近因舞蹈视频出圈的河南卫视,联合出品《上下舞千年》节目,将国风舞蹈创新推向高潮。
(糖王周毅作品《花木兰》)
值得注意的是,这些年轻人在国风创作的过程中,也与西方元素有着丰富的互动。一方面,经历了数次文化碰撞,当代中国人逐渐建立起对中国和西方的客观认知,年轻人在面对西方时更为自信。活跃在视频平台上的年轻人,已经有意识地向国际传播民间传统文化,在此过程中,也更加有意识地学会自我保护,例如UP主手绣艺人“柳映湖水绿”就因国外网友的盗图,而打出硬核水印——国旗徽章,引发网络关注。另一方面,年轻人对于中西文化的互通互鉴式的运用,也更为自然。例如UP主“老八捌”设计的赛博朋克敦煌造型,无论她是基于对当今社会的思考而有所抒发,还是借用从游戏中衍生出来的流行元素,她的设计反映了当代不少年轻人对古老文明和赛博朋克世界互动的某种想象。这种中西杂糅的设计,使得传统元素和西方元素融于一体,最终呈现为与众不同的“自家的东西”。
总的来看,在当下传统文化热背后,国家、市场、精英和大众诉求呈现会合之势。以增强文化自信、提升文化软实力为核心的自上而下的国家主义努力,部分地与自下而上的、全球化了的青年人群体产生了精神情感的共鸣,进而实现了当代中国传统文化生产的力量整合。对“国风热”现象的更全面理解,必须将国家主导、市场推动与平民自发之间的变动且复杂的生态与张力纳入到考量当中。
(老八捌作品《一眼千年》)
▍未来:从“文化自信”到“文化自然”
时下,传统文化的“国风热”正通过网络而风靡全球,越来越被视为中国人走向文化自信、中国文化扩大输出的一个象征。但也有人质疑:从文化自信到文化输出再到文化软实力的这一整套叙事,某种程度上,依然是从功能主义或工具主义的视角来看待文化重建,这种努力的结果,也无非是建立一种文化优越感,却仍与真正的文化自主性有着相当的距离。结果是,人们在欣赏“国风热”、感受传统之美的同时,也已经感受到了文化生活被彻底工具化之后,被各种形式的符号和消费所包围的那种不安;而一味强调文化输出,也引起了外界对于文化输出本身的疑惧和抵抗。
事实上,真正的自信从来不靠激情的自我标榜,而是油然而生。在此意义上,传统文化复兴,更重要的是给审美一种新的可能,给优化生活方式一种新的可能,也给人性的自由表达和价值实现一种新的可能。在这样的基础上,无论文化自信、文化输出还是文化软实力,都不至于成为一种工具化的目标,而有可能成为心灵涤荡之后的一个自然结果。
基于这一认识,面向未来,如果我们仅仅停留在以文化自信推动文化复兴的思维上,可能还不够。我们或许还需要一种“文化自然”理念,即超越西方文化霸权思维,充分尊重人的主体性,激活更多积极的文化自发力量,汇聚成一种良性的生活方式——而不仅仅是文化消费品,从而更大程度地形成中国文化的“世界风”。因为事实上,即便追求“软实力”,最重要的也不是如何高调地走出去影响别人,而是中国人自己首先形成一个被公认为天经地义、理所当然的文化和伦理格局,普通人身在其中,都能自得其乐。唯有我们自己逐渐形成融合传统与现代的、稳定的美好生活方式,才有可能为外界所欣赏和学习,也才有可能促使他者自觉不自觉地用我们的生活方式来塑造世界。而这种“文化自然”的真正生力,依然是无数普通人的鲜活创造,如李零先生在《传统为何这样红》一文中所强调的:“中国人在自己的土地上,面对着有血有肉的中国生活,用中国人的语言、中国人的体验,写中国自己的历史,这是最大优势。”与此同时,我们对文化自主性的追求,也要保持清醒的、批判性的政治与文化自觉,从而引领出一种超越资本主义和消费主义的可持续发展路径,而不是文化霸权模式的翻版。
本文为文化纵横新媒体时评,图片来源于网络,欢迎个人分享,媒体转载请联系本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