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少功: 滥用洋词不说人话, 洋八股如何侵蚀国人思维? | 文化纵横
少炫弄些洋词,多说些能听懂的真心话。
阅读更多对民间传说的每一次重大改写, 都会折射出那些改写年代的情感。
阅读更多如果这一切真的发生,那是我最不想看到的中国。
阅读更多有意思的是, 从1990年代以来, 知识分子们似乎就安于这样一种状态。
阅读更多前言 《历史的终结》作者福山近年来多次撰文指出,中国制度具有“强大的国家能力”,中国从秦汉开始就建立了世界上最早的“现代国家”,先于欧洲1800年[1]。“现代”是指一套非血缘、依法理、科层明确、权责清晰的理性化官僚体系。 与秦汉同时是罗马。欧洲史上,凡是追求建立大规模政治体时,无不以罗马为精神象征。从查理曼大帝到神圣罗马帝国,从拿破仑到第三帝国。就是在今天,世界秩序还被人视为“美国治下的和平”(Pax...
阅读更多✪ 潘岳 | 中央社会主义学院 (本文发表于《文化纵横》2020年6月刊) ▍前言 (一) 今天,中国和西方又一次站在了解彼此的十字路口。...
阅读更多个人权利意识的解放,在激发现代社会活力的同时,也使公众性的集体主义精神日渐褪色,取而代之的是利己主义走向极致。如果不找到新的适应现代社会的信仰或价值来作为整合大众的“精神粘合剂”,而任由个人主义泛滥的话,那么现代社会就将像自由落体一样,在危机中彻底沉沦下去。因此,在接续传统、扎根现代、面向未来的基础上,重建公民信仰和公众伦理,已经成为了我们这个时代的当务之急。
阅读更多(黄万盛)中华文明在过去漫长的历史中,曾经有过多次文明交汇和文明交融的经历,影响了世界其他文明的发展,这是中国曾经的繁荣。
阅读更多(汪晖)近代历史上,中国有很多次的“自觉”。晚清时的《海国图志》是一种自觉,新文化运动与“五四”也是一种自觉。
阅读更多(文/贝淡宁(Daniel A.Bell) 译/徐志跃)是否有可能倡导这样一种传统社会伦理,它既意味着治疗过度的个人主义疾病,同时又不落入保守的原教旨主义。
阅读更多点击这里,了解撰稿体例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