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0年6月新刊目录  —

▍特稿

01.战国与希腊:中西方文明根性之比较

潘 岳

过去,验证一个理念,甚至需要数百年时间,数代人去重复错误。而今天,在技术革命下,几年之间就能看清来龙去脉。唯有懂得反省反思、不断包容、和谐共生、互鉴互融的文明,才是真正可持续发展的文明。为此,中国与欧洲真应该坐下来好好谈谈心。

▍封面选题:病毒的全球时刻

病毒直接造成的死亡人数触目惊心,其对人类社会的次生性影响则更为深远:它加速了 2008 年金融危机以来的全球经济衰退,很可能会重构世界的政治经济秩序,甚至会撼动人类文明的一些底层理念。在这个病毒的“全球时刻”,本期的封面专题是对疫情之后人类社会发展方向的沉思与回应。

02.全球化为什么不可逆——探索新冠病毒危机后的世界

朱云汉

03.疫情加速第四波全球化

张蕴岭

04.疫情危机与世界秩序重构

冯绍雷

05.全球化迭代演进:走向多样化世界

王湘穗

06.病毒时刻:无处幸免和苦难之问

赵汀阳

▍专题:摆脱贫困

本期推出“摆脱贫困”专题,以社会主义发展的视野,讨论中国的扶贫行动。新中国七十年的减贫事业,不只是运用国家资源和力量,维持低收入群体的体面生活的社会保障或福利政策,而是一项旨在推动区域协调发展、城乡一体化和缩小贫富差距、实现共同富裕的系统的社会工程,同时它也是一项伟大的政治实践。

07.脱贫攻坚:后革命时代的另类革命实践

李小云、杨程雪

08.精准扶贫如何改变乡村治理结构

王晓毅

09.中国减贫:从地方性实践到全球性意义

徐 进、李琳一

▍中国发展模式再讨论

10.竞合模式:高铁技术创新的经济社会学分析

马 莹、甄志宏

不到十年的时间,中国铁路速度等级实现了从每小时160公里到350公里的三级跳,并成功研发具有中国标准的高速动车组列车“复兴号”。提及这些成就,大多数研究认为这是中国举国体制下合作模式的典范,但中国高铁技术创新不仅有产、学、研的三方合作,更有政府调控下的寡头竞争,这种集竞争与合作于一体的模式才是创新成功的根本。

▍历史观

11.革命者人格与胜利的哲学 —— 纪念列宁诞辰150周年

汪 晖

革命者体现的正是“反抗绝望”与“走向胜利”论题的人格化,这样的人格类型只能在行动中诞生,即便在无望的境地里,也能启发人们在自己的脚下点点滴滴、不屈不挠地发掘未来,进而促进运动的政治成熟。


本文为《文化纵横》2020年6月刊新刊手记,原标题为“危机时代的来临与思想理论界的任务”。欢迎个人分享,媒体转载请联系本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