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政治正在进入一个崭新的时期:美国自苏联东欧解体以来形成的独霸格局已难以维系,国际舞台上出现“群雄并起”的局面,尤其是中国的快速崛起,迫切要求世界政治进行再平衡。在此大势之下,虽然冷战期间两大阵营对垒的一幕不可能再度上演,但是大国博弈随着格局性的变迁无疑正在驶入快车道,如何长远地审视和推进这一博弈过程,将是未来一个时期亟需正视的问题。

在2017年最新一期的《中国季刊》(The China Journal)上, Flynt Leverett和Wu Bingbing探讨了中国在自身经济快速发展的大背景下,如何逐步调整大战略,在国际社会由韬光养晦转而奋发有为,以匹配其国际影响力,进而倡议美国应正视中国的崛起,并共同推进“一带一路”这一足以造福各国的战略的实施,最终接纳中国在世界政治舞台上应处的位置。

自2013年中国提出一带一路的战略构想以来,西方知识界形成了一种主流的分析意见,即认为伴随着经济的崛起,中国借此大战略来边缘化美国在亚洲的作用,巩固自身的区域霸权,并削弱美国在国际社会中的地位。这一分析进路的出发点是中国有意向美国的霸权地位发起挑战,却忽视两个关键性的问题,一是新中国自建国以来一直都主张反对霸权,自身的历史作为所坚持的是和平共处,建立新的霸权并不符合中国的历史实绩,更不容于自身的政治话语体系;二是过去数年的中美分歧中的根本性问题是美国一直试图通过“重返亚太”、TPP协议、亚洲再平衡等,来限制中国在地区的政治影响力。不可否认,在冷战时期及之后,美国建立并维系着在亚太地区的霸权地位,如今中国的崛起给美国带来了威胁感。

众所周知,近几年来中国在国际政治舞台上主张要奋发有为。在两位作者看来,中国1980年代以来形成的韬光养晦是在当时世界政治格局和自身国力之下,所必须采取的策略;今日的奋发有为则是在正在多极化的世界里,一种顺应国际潮流和自身综合国力的应然之举。与此同时,经济发展仍然是中国推出一带一路战略的核心所系,这一发展无疑将把亚太经济的重心由东亚扩散至整个亚太地区,并自然而然带动亚太地区由美国主导的国际秩序的调整,在这个过程中,中美之间原先采用的外交策略将面临调整,中国从前为防止冲突扩大而对美国进行政治忍让和牺牲政治利益的做法也会有所改变。

但是,在变动的世界格局中,美国长期形成的科技、军事和经济优势仍将维持一个较长的时期,短期内世界上还没有国家可以撼动美国的地位。美国在应对中国崛起过程中,不仅从经济压制层面着手,还致力于再平衡中国的国际影响力,这也屡屡激起中国的积极回应,导致双边关系时有“状况”发生,这也是双方战略调整期不可避免的问题,但是进一步激化矛盾是“双输”。

中国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将把自身推到大国的位置上已是事实,而且这一发展还将带动亚太地区其他国家经济的增长,自身国际影响力必然随之提高,因为一带一路战略将使亚洲其他国家和中国的经济嵌入程度更深,导致其他国家不可能跟随美国去抑制中国。因而美国必须正视这一点,以尼克松当年对中国大妥协(Grand Bargain)的魄力来重塑亚太战略。(文/草苍)

Flynt Leverett & Wu Bingbing, “The New Silk Road and China’s Evolving Grand Strategy”, The China Journal, no.1(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