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手记

近来,政治再度成为中国的精英私下热议的话题。这固然是历史变迁的趋势、社会发展的要求,或许还是精英们政治成熟的标志。政治,这个长期被视为禁忌,并饱受国人冷漠的领域,其实在私下里时刻牵动着每个人的心。其背后的原因,除了中国人天生的政治爱好之外,也潜藏着人们对优良政体的向往。只是我们始终没有找到言说政治的恰当方式,于是在剧烈的社会经济变迁面前,所有对于政治的谈论,都沦落为不合时宜的浪漫想象、不着边际的虚伪吹捧,抑或陈词滥调的琐屑牢骚。

关于中国政治的未来,太多的言说者受制于各种教条,它们相互缠绕攻击,形成了错综复杂的历史恩怨。如果说这些教条最初产生的时候,还多少有些现实意义的话,那么在今天,它们已经丧失了任何实际的政治含义。无论这些言说者所秉持的价值多么美好,抑或彼此间如何折冲樽俎,都仅仅面向他们自己,而不能成为整个民族对其政治未来的表述。诚然,每个民族对其政治生活的表述,比如宪法,都包含着超验性的价值理念,它表达的是这个民族对于何谓好的生活的想象。但这种表述必定要包含民族的历史传统,并足以支撑它的政治生活实践。因为对于这个民族而言,正义的政治秩序只能蕴藏在它的历史和生活中。

在教条和激情的笼罩之下,历史和现实,都无法真正有效地进入人们当下的政治思考。各种政治论述之间,虽然争执很激烈,但其内容却异常单调:无非是在官场权谋和道德宣泄之间来回拉扯。人们甚至因此丧失了想象未来的意愿。更为可怕的是,在现实生活中,人们以极其犬儒的态度忍受和适应着所有的不义,尊奉“存在即合理”的市侩哲学;而在所有的公共空间,却以昂扬的姿态宣扬着不切实际的美好价值,那是各种类似千年天国、盛世太平的梦呓。于是,人们无力正视那些广泛实践着的、有效但并不那么美好的政治现实,也丧失了从这些充满生机却不那么完备的创造中阐发并抽象出政治哲学的能力。

令人欣慰的是,近年来,许多年轻的学人开始了勇敢的思想探索,他们试图贯通中华民族的整个文明史,重新审视那些历史上曾经发挥过重要作用但被轻视的传统,比如中国革命的实践。这样的探索远未毕竟全功,但至少他们打开了一扇大门,使摆脱政治偏见与政治激情成为可能。它或许也会使我们用人的理性和经验,用科学而不是神学的态度审视政治;有可能立足大地,切实地用“缓慢穿透硬木板”的方式改善政治。如何让3000年的文明生活史真正成为创设未来的素材,让我们对中国政治未来的想象更为丰富?如何以理性的态度规划民族未来的政治生活,切实展开改善政治的行动?这幕历史的大戏才刚刚开场。

回顾历史,每一个强健的民族焕发出勃勃生机的时候,无不充满了这种直面现实和人类缺陷的无畏勇气,果敢且富于创造的能力。没有什么是不可以思考的,也没有什么是不可以重新估量的。因为在这样的历史时刻,这个民族是最自由的,也是最富创造力的。在民族复兴的路途上,必然会伴随着丰富、深刻的思想繁荣,这些思想将长久地让后代受惠。

《文化纵横》编辑部

2010年1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