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手记

中国人来了!全世界敏感的观察家和政治家都在惊呼。

的确,在不到10年的时间里,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净额从50多亿美元增加到600多亿美元。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预计,到2013年,中国对外投资额将位居世界第二,仅次于美国。其中,最为引人注目的是中国在非洲的存在。

近年来中国与非洲国家之间迅速增长的频繁、巨额的经贸往来,遭受各方猜疑,特别是与非洲有着复杂历史恩怨的西方世界。这既是因为扩张的速度,也由于中国人行事的方式与西方人的信念、经验完全不同。他们怀疑中国人对于非洲的丰富资源心存觊觎,也担心中国人不透明、神秘的做生意方式和对人权的冷漠态度中隐藏着腐败,会败坏、恶化非洲的政治和自然环境。他们认为中国人的方式难以持久。而另一方面,非洲国家对于中国的到来大多抱有一种谨慎的欢迎态度。

虽然截至目前,中国参与非洲事务的这种独特方式还比较有效。但令人不安的是,西方舆论的质疑引发了我们的愤怒,使得我们热衷于情绪化的、反唇相讥式的自我辩解,而忽视了冷静地反思:以何种方式参与非洲事务是恰当的?

关键问题或许不在于如何巧妙有力地回应批评,而是要检讨对于非洲而言,什么是重要的?中国的出现对于非洲意味着什么?对于非洲而言,毋庸置疑,进入工业文明,真正融入全球经济体系,是其几个世纪以来艰苦挣扎的根本要求。中国的出现使得他们看到了某种希望——哪怕还很渺茫,这一方面是因为中国独特的经济成功道路的吸引力,非洲人以为或许他们也可以效仿中国。另一方面是中国强大的制造业能力转移的可能,而这一点必定会极大地推动非洲的工业化。如果非洲的经济状况因此而有所变化,其社会阶级结构、政治形态也将随之发生改变。或许,这是非洲的历史机遇,也是它的历史要求。当然,这一进程是不会充满诗意的。应该清醒地认识到,只有在战略高度真正捕捉到非洲的历史命运,并以此为圭臬来评判和修正我们的行为,才是有意义的。气哼哼地比较谁在非洲的行为更符合道义,则多少有些孩子气。

那么,非洲又会给中国带来什么?资源当然是重要的,但显然不是唯一的。随着资本的输出和扩张,中国国内的结构性经济问题将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因财富分配而引起的社会矛盾也有可能缓解,或者转化。而这些矛盾的缓解和转化,也将为中国社会秩序的塑造提供新的空间和可能。

从本世纪开始,中国人尝试了多种走出去的方式,从低端产品输入欧美、劳务输出到现在的对外投资,从专注东亚到重视非洲,对于中国走向世界而言,非洲的经历将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阶段,中国将在这里实现输出品的转变,也有可能实现从接受规则到主导秩序的转变。当然,这一切还刚刚开始。步入一个陌生的世界,失去了所有保护和掩盖,中国人将面对比国内的政治社会环境艰苦得多的挑战。应对挑战,将剔除那些卑劣粗陋的东西,重新锻造中国人的文化和政治品格,并将其展示在世界面前。进一步而言,这必将是一段充满结结实实的利益冲突的岁月。但在这些冲突中,中国与世界的关系也会逐渐落在实处,双方得失进退的过程和结果就是新秩序生成的过程,也是它的现实基础。我们应该牢记:这种新的秩序不可能通过有关价值观的口水战而确立,也不可能通过将导致人类毁灭的战争而确立,只能在冲突、和平的不停歇的历史中确立。非洲提供了一个可能是最好的平台。

《文化纵横》编辑部

2011年08月